- 发布日期:2025-08-19 08:45 点击次数:189
今天我们聊一聊大专业的考研难度问题
一、大专业最难考的是哪些
说明:所谓大专业,我们通常是指招生人数在40人以上的专业。本文的经验都可以参考
在华政考研中,招生人数和最终录取人数等“人头”方面的数据,是直接影响考试难度,包括复试难度的,所以,有关于大专业的划分标准,其实就是人数。
华政考研大专业很多,但真正难考的大专业,在学姐心中只有4个。
第一,民商法。
“万法之母”的称号不是白叫的,它的存在在任何一个院校中都是最基本的“难”的标准,不管是本科录取还是研究生考试,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任何院校都主动、被动的把民商法当成是“核心大专业”,难度也自然是很高的。
但华政的难,还有不同,华政民商的难度,可以说是“冠绝”华政所有学硕,是学硕中第一难的专业,注意,是学硕!
展开剩余88%有同学可能会说,这个专业也不难啊,你看他分数线,好多年好像都很低呀!
是的,要不咋说他难呢,考上的人的分数“居然很低”,这本身就代表了它不一样的难度,也可以说是华政民商法难度上的特色了。
具体原因,下文会分析!
第二,法硕。
你没有看错,在华政,法硕的难度属于和最难的学硕一个级别的存在!
不信你看下表,这张表老是出现,因为它能反映出的考试、信息太多了。
法硕不管是报录比、分数线、报考数方面,都体现出它的“不一般”,它的实际难度,就是可以和最难的学硕比肩的。
这可能和大家平时的“认知常识”不同,很多人会认为,法硕好考,学硕难考。这句话其实也对也不对,“对”是说:四五年前,是这样的,法硕相比学硕,好考一些;“不对”是说,最近四五年以来,华政的法硕录取情况说明,它就是一个“难考的专业”。
第三,知产。
知产难考嘛?难的!
最近几年来看,华政知产“号称全国第一”的名头打起来之后,这个专业的难度就居高不下了,这个名头,学姐查了下,大概是从2021年某个学科排名评估之后新起来的,为什么知产会难考?
下文会详细分析。这里我们先说明下,知产是一个特别“专”的学科,很多学者认为,他其实属于民法体系,本来应当纳入民法典中的,所以,大家看到核心问题了,这个专业其实是可以类比民商法的一个学科,在专业领域里有着一定的行业壁垒,所以也就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热门行业了!
第四,没有了。
除了以上3个,其他学硕,也有很难的,但的确说不上最难。
比如,经济法,它的难度是很难,可以说是第一梯队,但绝大多数年份的确比不上最顶尖难度的专业。
再如,刑法,它其实也很难,但和经济法类似,它的难度是华政较难的专业之一,但绝大多数年份很难把它归入最难。
当然,某些年份,某些并非以上所述的专业,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一不小心”加入了“最难”的专业之一,那就纯粹属于“运气”或者“偶然情况”的问题了,并不在讨论之列,比如某一年的刑诉法、某一年的法金、某一年的传播法等,这些并不局限于大专业的专业,在某些年份,难度直逼以上所提的第一难度梯队的专业,这都属于偶然情况。
二、大专业难考的点在哪,为什么难
学姐始终认为,最难的其实是坚持本身,除了坚持之外,如果一定要在某个专业上寻找它的“上岸难点”,那就是以下因素:
第一,题型。
题型是直接影响试题难度的一个判断尺度,民商法之所以难,很大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它的题型全部都是案例题,包括知产也是,知产每年有3题综合性的案例分析题,这都是导致这些专业难度增大的原因。法硕呢,熟悉法硕考题的同学应该也知道,法硕的案例分析题难度时有起伏,但总体来说,考案例的场合下依然是比较难的。
第二,复习量。
复习量,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再具体一些,应该是:复习知识点的细节程度、深入程度。
如果复习量很大,但只是泛泛而谈、泛泛而看,那其实也不难,我们很多学硕科目复习内容其实并不少,但并不能归入这个行业,比如刑事司法,参考资料多达5本,但实际可供学习的知识点并不多,或者说并不如多么细节化的深入去研究。
关键还是复习知识点的细节程度、深入程度,从这点上来看,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法硕的难度会相对大一些了,因为它很关注细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民商的难度也会大一些了,因为它很注重深度、同时又注重细节!
第三,热门度。
某个专业是否热门,那都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刑事类,你再热门,其实它也只是那么一小撮“犯罪”领域的专有内容,在整个就业大环境下,岗位配比并不高!也许在特定的小圈子里算热门,但就整个就业市场来说,并不算真正热门。
真正热门的是通用性的科目。
比如,民商法,和,法硕!
为什么法硕的难度这么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个。
很多同学不懂,其实,华政法硕也是分方向的,但它考试是一个大类,考试的时候是不区分方向的!和“民商法具有就业上或从事领域上的普遍性”的认知类似,“考上法硕就可以从事法律工作且方向不限制”似乎也是一个通常的认知。这无疑导致了本专业成了“香饽饽”的一个理由。
事实上,华政法硕进来之后是具体区分方向的,以下有一张图(实际华政法硕各方向划分以华政当年公布为准,华政每年都会适当调整所谓的可选方向,下图仅为某一年的情况),可以看下,每一行都代表一个方向,注意,是考上之后才分的,入学考试不分方向,很多同学可能不懂这个事情,所以,莫名其妙就报名了。其实华政法硕入学之后分方向还是会导致你加入具体的“部门法”,此时就归入类似于学硕的各个学科了:
那知产为什么又这么热门呢?因为它真的很容易被理工科的同学“抢饭碗”~
知产其实分为诸多板块,我们熟悉的商标、著作权只是其中之二,这两个板块可谓是我们文科生所擅长、也倾向的领域,但是,知产超级重要的一个板块其实还是专利板块,这一科可不是文科生背景的学生能搞定了的,它天然具有理工科倾向,喜欢招收理工类的学生。
以上分析的热门度,其实还有一个名词可以替换,那就是“报考人数”,不管这个专业招收多少人,如果这个专业被追捧的人的比例相对于它的录取人数是大大超出八倍、十倍甚至十几倍的,那这个专业就算想简单也不会简单的,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就业方面的认知。
就业方面的认知,会从根源上影响大家对某个专业的难度的预估,从而最终呈现出某个专业是否难的表现:考的人多还是少。
实话说,以上这几个专业的就业层次是相差蛮大的。
在华政研究生就业领域来看,知产就业质量普遍是不错的,至少在行业内是不错的,民商的就业质量也中等偏上,而法硕,就业质量普遍相对来说是低一些的,或者说是中等。
以上有些结论可能有点让人疑惑:
首先,有人会问,民商就业不应该是很好吗?是的,是不错,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那种,华政还有很多非最难的专业的就业整体质量比民商法好很多,具体先不点名了。我们如果说整体就业质量,当前情况下,就是这种趋势。
其次,有人会说,知产就业还不错是什么意思?就是“还算可以但也就那样”~一不小心说了实话~~~为什么?因为,我国知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历经30年,但目前还很难说达到一定的高度,它的就业导向是比较“专”的,对口的好的就业真的很好很好,但一不小心不对口的就业也被很多同学遇到,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越是“专”的专业越是如此,这是各行各业的常态,大家应该能理解。
最后,有人会问,法硕就业一般?不是说学硕重视学术、法硕毕业就可以工作了吗?这里面有2个误区。第一,“学硕重视学术、法硕毕业就可以工作”的论调早几年很盛行,不知道从哪里刮出来的,导致很多人都认为,学了学硕就要做研究,其实,学硕中,最后读博做研究的比例不足5%,那剩下的人哪里去了呢?第二,几乎所有的研究生招生本身都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导向,法硕招生尤其如此,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法硕招生本身就是为了贴合政策导向而不断变化的,政策希望更多的人来考,于是,包括华政在内的诸多院校主动扩招法硕、缩招学硕,这背后的原因,肯定不会是“法硕好工作、学硕不好工作”这种论调能解释得通的。从学姐自己的认识来看,除了任何行业内匹配的二八定律之外,几乎多数的法硕同学的就业是一般的、甚至很一般。
第五,招生人数本身。
招生人数本身就会影响难度,一个专业,难度再小,如果它只招收2个人,那这个专业也很难说一定就很简单,因为,一旦多那么几个人考,他的难度肯定就上去了。
类似于我们知产、民商、法硕这种专业,人数基本都在80人以上,所以,看起来他们是不是应该简单一些?
不是的,他们招生人数多,但考的人更多!
同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推免人数也不少!
推免的人一旦多了,留给考录的名额就少了。
其中,法硕的推免比将近40-50%。
知产同理。
唯有民商法,是福利,是福音,它的推免比大概只有10-15%。
从这点来说,民商法即便只推免这么点,但最终报录比依然很高,说明他真的招人稀罕啊,考的人真的太多了。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咨询我们或留言,知无不言,震川考研
考研=毅力+方法
发布于:上海市